国有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现状
国有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经过近几年的世界局势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从粗放型、数量型的扩张状态转入集约型、质量型的发展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分工进程加快,其过程中也产生了旧常态时期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开展维稳工作,这不仅对企业本身发展大有裨益,还可以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主导作用,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由于国企维稳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因此,国企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与参考。
截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日趋深化,维持企业平稳和谐是现阶段必须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必须把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改革创新放在同一平台给予重视和设计规划,为企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创造稳定条件,将维稳责任合理分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利用综治维稳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各项问题与矛盾,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1]
国有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的维护稳定工作日趋成熟,目前呈现较平稳的态势,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妥善处理。
(一)相关政策不对口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日益加快,但相关的政策却没有跟上脚步,与现下状态不匹配、不适用,导致员工在生产经营中无法解决现有问题,工作中出现阻碍,思想上也无法接受和扭转,从而产生矛盾和纠纷。此外,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方案难免产生变动,部分员工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增大,思想波动较剧烈,可能会造成工作不力或人才流失。
(二)领导队伍建设不完善
部分国企领导只重视生产经营,对维稳工作缺乏重视,相关的领导队伍没有真正建设起来,对基层情况知之甚少或流于表面,不能真正深入群众并站在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造成干部与基层员工之间的的关系紧张对立,不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
(三)企业内部人心涣散
部分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工会和群团形同虚设,活动工作开展不积极,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口头的一句口号;或是提出的理念、目标和活动形式脱离实际,缺乏创新,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最终导致企业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部分企业分配失衡,事务不够公开透明,造成个人收入差距大,对工作目标也不够明晰,从而心理失衡,失去工作动力。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设维稳工作领导体系,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总结并解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同时下级对上级负责,单位、部门对公司负责,共同撑担起维持企业发展稳定的责任。其次,制定企业综治维稳工作方案,事先预设突发事件并制定应对方案,时刻注意社会热点问题和员工思想动态,深入分析问题源头,科学制定应对策略,将问题消灭在源头和萌芽状态,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
(二)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让员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了解违法带来的危害,杜绝生产生活中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和思想,为企业营造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通过讲座、座谈、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
(三)以人为本解决员工合理诉求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想要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解决和满足员工合理诉求,对有困难的员工加以帮扶,对思想上产生问题的员工进行引导和教育,对犯错的员工根据规定进行处置。对切实关乎员工利益的事务公开张贴,同时接受员工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设置匿名意见箱,收集、回复并落实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道阻且长,唯有保证稳定才能取得发展。企业维稳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繁杂,需要协调企业内外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资源,各显所能,相互配合,合力完成好国有企业维护稳定工作,保障国企和国家的平稳健康发展。